福建首台高效能配电变压器尤溪投运:电网绿色升级的里程碑事件2025年9月20日,随着调度送电指令的下达,福建省首台高效能配电变压器在三明市尤溪县西城镇文峰村正式投运,标志着福建电网装备升级进入国际先进行列。这台由国网尤溪县供电公司实施改造的新型设备,不仅为当地带来供电品质的飞跃,更为全省电力系统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示范样本。# 技术突破:从材料革新到能效跃升此次投运的高效能变压器核心优势在于双重损耗降低与国际标准能效。相较于传统设备,其空载损耗和负载损耗均实现大幅下降,综合能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一突破得益于新型铁芯材料的应用——参照三明地区推广的非晶合金变压器技术,该设备可能采用了类似的低损耗铁芯设计,空载损耗较传统硅钢片变压器降低约75%,负载损耗降低约15%。值得关注的是,该设备的投运与国网总部科技重点项目"0.20mm低损耗取向硅钢开发及在高能效变压器的应用关键技术研究"高度契合。该项目由国网福建电力牵头,联合6家单位攻关超薄低损耗硅钢材料应用,计划2025年10月底完成110kV级样机验证。虽然此次投运设备的具体参数尚未公布,但从技术路线看,很可能集成了该项目的阶段性成果,如采用超薄硅钢片或非晶合金材料,实现电能转换效率的质的提升。# 场景适配:精准选址背后的民生考量国网尤溪县供电公司将示范点选在下罗桥头,蕴含着对区域用电需求的深度研判。西城镇文峰村作为负荷增长较快的区域,传统变压器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新设备投运后,将显著提升该区域的供电能力与电能质量,为周边居民、商户及产业用户提供更稳定可靠的电力保障。从迎峰度冬的应急需求看,这台变压器的投运具有特殊意义。福建冬季用电高峰期间,配电设备常面临重载运行压力,高效能变压器的低损耗特性可减少设备发热,降低故障风险。同时,其优异的负荷适应性,能够应对居民取暖、工业生产等多元用电场景的波动需求,类似三明非晶合金干式变压器所具备的"适应负荷波动较大场所"的特性。# 示范效应:政策驱动下的全省推广前景此次首台设备投运,是福建省落实国家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的具体实践。根据《三明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实施方案》,当地正加速淘汰落后电力设备,推动变压器等重点用能设备达到国家强制性能效标准。高效能变压器的应用,恰好契合了"重点行业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节能水平"的2027年目标。从经济社会效益看,该设备的推广将产生多重价值:节能效益:按非晶合金变压器的节能水平测算,单台设备每年可减少大量电能损耗,长期运行可显著降低碳排放供电保障:提升配电网可靠性,减少停电时间,为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稳定电力支撑产业带动:推动本地变压器制造企业技术升级,如三明德润变压器有限公司等企业的非晶合金产品有望获得更广阔应用空间目前,国网尤溪县供电公司已启动运行数据监测工作,将通过持续评估设备的节能效果与可靠性,为后续县域配电网升级积累经验。按照规划,这一模式成熟后将向全省推广,助力福建构建"更安全、更高效、更绿色的智能配电网"。# 行业启示:电力装备升级的福建路径这台高效能变压器的投运,折射出福建电力装备升级的三大趋势:其一,产学研用深度协同,如低损耗硅钢项目整合了电网企业、科研院所与制造企业的优势资源;其二,绿色低碳导向明确,从设备选型到运行维护全过程贯彻节能理念;其三,示范先行策略,通过单点突破形成可复制的改造方案。随着福建省设备更新政策的深入实施,以及金融支持工具的配套(如科技创新再贷款、"技改贷"优惠政策),高效能变压器有望在工业、商业、民生等多领域加速普及。未来,结合智能电网建设,这类设备还可与分布式电源、储能系统协同运行,为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奠定坚实基础。从尤溪的试点到全省的推广,这台高效能变压器不仅是一个设备的更新,更是福建电力迈向绿色智能时代的重要一步。其运行数据与实践经验,将为我国县域电网升级提供宝贵的"福建方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