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台商纷纷看好大陆产业园的集群效应,积极深耕大陆精密机械产业,其中福建南靖闽台精密机械产业园和东莞莞台高新产业园是较为典型的代表。以下是相关情况介绍:南靖闽台精密机械产业园 发展历程:南靖的工业之路可追溯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一批内燃机配件企业落户当地。90年代,一些台企看中当地的专业技术人才,纷纷落户南靖,闽台合作自此开始。2000年左右,更多台商投身南靖精密机械制造产业。2018年,南靖闽台精密机械产业园入选省级台湾青年就业创业基地。 产业规模:截至目前,南靖闽台精密机械产业园共有台资企业123家、创业台商400余人,带动辖区近万人就业。 产业链情况:园区产业链已初具雏形,闽台企业合作融洽。产业链上游有煌兴机械等企业,主要生产机床床身和大铸件等产品;中游有桓成精机、长青精密等企业,生产机床床身加工、齿轮、丝杆导轨等产品;下游有东刚精机、万宝机械等,生产数控机床和纺织机械。 台商评价:在福建漳州投资创业的台商唐志铭已“登陆”深耕精密机械近二十载,他表示产业园配套愈发完善,集群效应愈加凸显,当地政府持续出台政策助力产业发展,产业园周边的技术学校、职业学院还能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公司未来将加速向机电领域拓展。东莞莞台高新产业园 发展历程:2023年9月《东莞深化两岸创新发展合作总体方案》获批后,水乡管委会与台商协会半年敲定选址。2024年3月签约落地,3天内获批市重大项目,33天完成土地摘牌。 产业规模:首开区23.6万㎡厂房100%完成招商预购,14.98亿投资正转化为数控机床的轰鸣,贰号园区单日签约8家台企。 产业链情况:园区采用“厂房定制+招商前置”模式,让企业在动工前就锁定专属空间,实现了产业链的精妙协同。如首开区数控装备厂与隔壁电子厂共享检测中心,激光切割机的金属碎屑直接成为3D打印原料,上下游直线距离不超300米,使物流成本直降40%。 台商评价:台商协会会长陈宏钦认为这种“园中园”设计极大地降低了物流成本,提升了产业竞争力。台资企业协理张文昌则对园区的定制化服务赞不绝口,称从签约到设备进驻仅183天,比台湾建厂快两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