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亿江苏社保科创基金正式成立,央地合作助力科技创新
省政府、全国社保基金、工商银行三方强强联合,为科技金融注入新动能。
10月31日,江苏社保科创基金在南京正式签约。这支规模达500亿元的基金由江苏省政府、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和中国工商银行共同出资设立,旨在疏通金融资源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增加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有效投资。
在省委书记信长星、省长刘小涛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刘昆、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廖林等领导的共同见证下,这一央地合作新实践正式启动,为江苏省乃至全国的科技创新注入新动力。
01 基金概况:出资方与规模
江苏社保科创基金首期规模达500亿元,由三大重量级出资方共同组建。
江苏省政府、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和中国工商银行各自发挥自身优势,共同助力这一创新金融平台的建设。
部分披露的详细信息显示,该基金实际上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联合江苏省政府、苏州市政府和工银投资共同出资设立。
基金管理人由苏州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担任,确保了基金的专业化运作。
02 战略定位与投资方向
江苏社保科创基金将坚持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原则开展投资运营。
基金将在投资中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
信长星在签约活动中表示,组建社保科创基金既是服务国家战略的务实举措,也将为江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基金旨在通过专业机构贴近被投企业、植根市场前沿的优势,自主选择项目,构建灵活高效的市场化运作机制。
03 投资架构与运作模式
该基金采用 “母基金+直投”的双层架构与联合管理模式,旨在实现资源整合与专业运作的有机结合。
这一创新架构设计使基金能够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开展投资,为不同发展阶段的科创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
基金将依托江苏和苏州雄厚的产业基础与创新生态,重点支持具备突破性技术、高成长潜力,并能够增强区域产业链韧性与安全水平的优质科创项目。
04 产业布局与重点领域
在产业布局上,江苏社保科创基金将重点聚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此外,新能源、高端装备、新材料也是基金重点支持的方向,这些领域与江苏省现有的产业优势高度契合。
基金将积极支持运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强化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撑,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05 落地苏州的战略意义
苏州作为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产业体系完备、配套能力领先、创新动能强劲,为基金提供了良好的落地土壤和投资环境。
2023年1至8月,苏州市规上工业同比增长4%,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56.7%。
苏州拥有全国数量最多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科创板上市企业、潜在独角兽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均位居全国前列。
在苏州设立首期江苏社保科创基金,不仅为苏州市科技创新、新动能培育和经济转型升级注入长期、耐心的资本活水,更是推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和专业管理深度融合的央地合作新实践。
06 未来展望与战略意义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加大实业投资力度,以更加有为的投资运营、更加有效的资源配置,更加优质的资金供给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刘昆和廖林也表示,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
江苏社保科创基金的设立是落实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吸引国家级长期资本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对提升江苏省及苏州市的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具有深远意义。
苏州作为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拥有全国数量最多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这里科创板上市企业、潜在独角兽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均位居全国前列,为基金提供了肥沃的投资土壤。
基金采用“母基金+直投”的双层架构,就像一座连接金融资本与科创企业的桥梁,既能有广度地覆盖众多创新项目,又能有深度地聚焦关键核心技术。
随着这笔500亿资本的注入,江苏的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产业转型将加速推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