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第二日(10月2日),广东文旅市场延续火热态势,全省4A级及以上景区接待游客量达到461.5万人次,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增长4.2%,展现出强劲的旅游消费活力。这一数据背后,既体现了广东旅游市场的稳健复苏,也反映出文旅产品供给与服务优化的显著成效。 数据背后的市场全景除4A级及以上景区外,广东各类文旅场景均呈现稳步增长态势。纳入监测的14段古驿道沿线重点区域接待游客61.6万人次,同比增长3.2%;13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接待35.9万人次,同比增长2.4%;100个乡村旅游点和历史古村落接待40.7万人次,同比增长3.1%;80个重点公共文化机构接待34.1万人次,同比增长1.4%。从数据结构来看,传统核心景区仍是客流主力,但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等细分领域的同步增长,说明广东文旅市场正从单一景区消费向多元化体验转型。值得注意的是,当日开幕的AGF亚洲游戏博览会暨中国国际漫画节动漫游戏展,首日便吸引超10万人次观众,预计整个展会将迎来40万人次参观。这类文旅融合新业态的爆发式增长,为传统旅游市场注入了新动能,也反映出年轻消费群体对沉浸式、互动性文旅产品的偏好。 增长动力与市场逻辑此次4A级及以上景区客流增长,得益于多重因素的协同作用。一方面,广东省文旅厅紧扣双节主题,推出了文艺表演、旅游促消费等多元化活动,通过“点、线、面”结合的方式丰富产品供给,例如部分景区推出的中秋赏月晚会、非遗文化展演等活动,有效提升了游客参与度。另一方面,旅游服务的持续优化增强了市场吸引力,从智能票务系统的普及到景区动线的科学规划,再到志愿者服务的全面覆盖,“软服务”的升级显著提升了游客体验。从纵向对比来看,2024年国庆假期第二日广东4A级及以上景区接待游客443万人次,2025年的461.5万人次实现了4.2%的同比增长。这一增速虽低于2024年6.3%的同比增幅,但在旅游市场基数不断扩大的背景下,仍体现出强劲的韧性。相较于2024年春节假期第二日341万人次的接待量,国庆假期的旅游热度明显更高,反映出不同假期的消费场景差异——国庆假期时长更长、天气更适宜,更利于跨区域、长周期的旅游活动。 市场启示与未来趋势此次客流数据也为广东文旅市场的未来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首先,细分领域的增长潜力值得深挖,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等板块虽增速略低于核心景区,但仍保持稳定增长,未来可通过资源整合与产品创新进一步释放潜力。其次,文旅融合新业态的爆发印证了“旅游+”模式的可行性,游戏展、动漫展等新兴业态与传统景区形成互补,有助于吸引更多元化的客群。不过,持续增长的客流也对景区运营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在保障游客体验的同时做好安全管控,如何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景区承载力,仍是需要持续探索的课题。从长期来看,广东文旅市场若要保持增长态势,还需进一步打破区域壁垒,推动全域旅游一体化发展,同时加大对小众特色景区的扶持力度,形成“核心景区引领、细分领域补充”的多元化发展格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