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盲六足机器人是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高峰教授团队研发的一款为视障人士提供出行辅助的设备。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技术特点 多传感器融合:采用激光雷达等多传感器感知环境,通过多传感器数据紧耦合方式,建立雷达-惯性里程计系统,能大幅减少点云运动畸变,提高系统状态估计的精度和鲁棒性,实现三维环境地图的精准建立与机器人自身的精准定位。 自主导航:基于全局环境地图和实时感知的局部动态地图,采用模型预测和实时滚动优化方法,可实现路径规划和自主避障,能敏捷自主躲避静态和动态障碍物,还可根据室内外不同场景的导航任务需求制定策略,大幅提高定位与导航精度。 智能语音交互:集成了听觉交互方式,可根据盲人的语音指令,基于深度学习端到端语音识别模型理解语义信息,目前语音识别准确率为90%以上,响应速度在1秒之内。机器人可通过语音下发指令,同时实时反馈行走和环境状况等信息,实现双向智能交互。 力觉与触觉交互:盲杖可实现盲人与机器人之间的力觉交互,向盲人提供牵引力和转向力矩,引导其前进和转向,同时盲人可以推拉盲杖来动态调整机器人的行走速度。功能优势 地形适应能力强:具有复杂地形稳定行走能力,可自主通过台阶、楼梯、人行道、草地、砂石等地形。 行走稳定且噪音低:独特的六足构型使其行走时一次迈三条腿,始终在地面形成支撑三角形,稳定系数远高于常见的四足机器人,且行走噪音更小,能减轻视障人士接收到的声音负担。 功能多样:除了导盲功能外,通过后台建立完整的互联网服务体系,还可以实现居家陪护、应急处理等功能。应用前景:该机器人计划定点投放20台,主要在机场、高铁站、公园、运动场馆等多场景实现视障人士出行的智能化服务。据预计,导盲六足机器人的投入使用将使视障人士自主出行安全感提升60%,出行效率提高50%以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