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鹏饮料确实存在股东两年套现74亿的情况,这也引发了市场关于其是否为股东“财富收割机”的讨论。自2022年5月东鹏饮料限售股解禁以来,其股东减持行为频繁,呈现出“多轮次、高频次”的特征。2023年5月,限售股解禁后,东鹏饮料就接连发布减持公告,鲲鹏投资、蔡运生等众多股东因自身资金需求,计划减持不超过总股本的8.94%。据同花顺ifind统计,东鹏饮料的重要股东在解禁后的短短两年多时间里,已套现超74亿。其中,第二大股东君正投资是减持的“主力军”。自2022年9月起,君正投资累计减持4次,持股比例从上市时的约9%下降至不足4%,累计套现金额超过41亿元。2025年5月21日盘后,东鹏饮料披露的减持结果公告显示,第三大股东鲲鹏投资在当年3月14日-5月21日期间,合计减持了716.78万股,减持金额高达19.08亿。此外,包括副总裁刘美丽在内的11名董监高及股东也在2023年纷纷加入减持行列,合计套现达13.69亿元。与此同时,东鹏饮料上市后累计分红金额已超过40亿元。由于东鹏饮料股权结构高度集中于创始人林木勤及其家族成员,按分红方案,林木勤家族获得了大部分分红,其中实际控制人林木勤家族通过持股平台获得分红逾25亿元,占比超六成。虽然股东减持和分红都是上市公司的正常行为,且东鹏饮料业绩近年来持续攀升,2024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40%至158.39亿元,净利润飙升63%至33.27亿元。但如此大规模、高频次的股东套现,加上高额分红向实控人家族倾斜,难免会引发投资者对公司“造血输血”机制失衡的质疑,以及对公司成长性透支的担忧,认为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股东获取财富的工具,像是“财富收割机”。
|
|